一直以来,行业关注的除了零尼古丁产品外还有低温本草这一品类,作为新规规定的固态电子烟,更接近香烟的口感和口味相比雾化被认为更有利于转化重度烟民。

但作为诞生不到2年的品类,低温本草无论是在产品力上还是定义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对话到烟具供应商ELIO御烟实业相关人士A先生,从他的视角来审视目前的低温本草行业,探讨其发展和趋势。

限制:渠道绑定、市场乱象

“虽说本草烟目前面临很多困局,但是它的未来应该是向好的。”A先生说。他认为,低温本草目前的困局集中在渠道推广上。

那么,低温本草的渠道推广难处在哪,如何解决?

先从产品定位上看,低温本草的烟民群体基本限于重度烟民,不像轻度烟民一般追求新奇口味和可玩性,而是更看重对原本卷烟的口味口感还原。

A先生表示,因为不得添加烟草成分,所以低温本草产品是无法完全模拟加热卷烟的口味口感的。

因此从产品上看,目前低温本草只能在同品类内比对参照,薄片、颗粒、无序烟丝等任何烟支结构都无法解决低温本草与加热卷烟的本质区别,只能做到尽可能相近。

从生产端看,在自动化设备需要大额资金投入,这就导致低温本草目前难有较大的技术突破,并且前期投入和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从终端上看,重度烟民的“狭窄”用户群又导致低温本草存在绑定雾化渠道的现象。我们了解到,在电子烟产业高度发达的深圳也仅有一家开在华强北的单一品牌低温本草专卖店,其余低温本草产品基本绑定雾化电子烟渠道销售,最典型的就是集合店渠道。

今年下半年,便已有集合店品牌开始密集推广低温本草,也存在许多集合店与专卖店在展柜上摆上了某品牌的低温本草产品。问题是雾化电子烟的烟民群体大多是轻度烟民,与低温本草目标烟民相悖,终端处便难以发力。

渠道绑定还让低温本草染上了雾化电子烟市场的诸多乱象,最典型的就是乱价销售。

我们了解到,某位经销商曾以比进货价高2块钱的价格向“输出手”抛售ELIO旗下的低温本草产品,类似现象在烟油雾化业内屡见不鲜。ELIO在发现此情况后也果断断绝了与此人的合作关系,这样虽然能帮助品牌方出货,可是低温本草的市场大小不足以承载相应的出货量,那么压货就在情理之中了。

A先生曾和ELIO某一大经销商谈到,尽管经销商想做大,但是同一时间即今年上半年正是雾化烟渠道开启补贴大战之时,各品牌为了市场份额恶性竞争,乱象层出不穷,如此也影响到可能入局低温本草的渠道商。

我可能就让子弹再飞一会,等到细则出台后,市场稳定有序我们才会大额投入。”A先生形容道。

未来在哪:明确定位,静待变化

发现问题之后便要解决问题,方法也将围绕定位、渠道展开。

既然低温本草定位的目标烟民是重度烟民,那么就一定绕不开为重度烟民广泛接受的IQOS,比如有渠道打出了“复活你的IQOS”口号,尝试抓取曾经IQOS用户的流量。

实际上,ELIO早在今年4月便做过尝试,甚至slogan都一模一样。

A先生表示,当时他们在北京做地推时就打出了这个概念,也真正落实到实体门店,业务内容包括烟具的免费清洁、维修等。这虽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具体操作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个是由于IQOS的产品定位和价格问题,其烟民群体普遍消费能力较高,许多烟民在烟具坏了之后,维修耗时长的话便不会选择维修,而是直接购买新机;一个是用户从加热卷烟转化到低温本草比较困难,甚至存在烟民复吸卷烟的情况。

这就要求这样的概念店配备高水准的维修人员和长期维护客户的运营手段,尽可能减少维修耗时且帮助烟民度过低温本草的转化周期。

反观渠道方面,大家还是要静待渠道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细则落地以及更多玩家是否入场。A先生认为,细则落地基本属利好,但是更多玩家入场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对低温本草市场影响最大的一环。

利在于他们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实力可以极大地提高烟民群体对加热不燃烧品类的接受度,极大地拓宽了市场。但是低温本草就需要和其竞争存量市场,像国内的低温本草品牌在日韩两国与IQOS产品竞争一样,从中“抠”出一部分来。

种种信号表明,低温本草在新型烟草转型期基本向好,但是基本不会出现爆发的现象,属于长期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