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品牌更新平台SKU或需遵守进一退一原则

目前,各地电子烟统一交易平台仍处于持续更新SKU之中,但目前已出现较为明显的SKU数量差异。整体呈现为:当地市场规模越大SKU越多,同品牌在不同地区SKU数亦有不同。而据格物从上游了解到,各地统一交易平台或依据当地实际市场容量,制定了SKU数量上限。如果品牌需上线新SKU需遵守“进一退一”原则,用新SKU替代已上线SKU,维持整体SKU数量不变。

已有品牌确定征消费税后价格体系,烟弹批发价最高上涨78%

不过,在10月28日下午,已有多个品牌的最新价格体系流出,格物根据该品牌此前的平台订货价进行了简单计算,其订货价涨价幅度为:

A品牌:主力出货烟弹批发价上涨78%;

B品牌:烟弹批发价上涨 69%,烟杆批发价上涨129%。。

C品牌:因为此前已经考虑了征税问题,所以幅度低于上述两个品牌。

D品牌:店主拿货的批发价上涨仅10%;

基于上述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格物与多家品牌进行了涨价幅度的求证,并得到了部分品牌的价格体系,并得出以下简单结论:

1,品牌将征税带来的税收带来价格上涨向渠道转移的力度,取决于品牌此前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因素;

2,简而言之,品牌知名度越高,批发价上涨幅度越高,涨价的“底气”越足;腰部尾部品牌上涨幅度相对较低。

3,对于主流品牌而言,自行消化征税带来的价格上涨的动力并不强;

4,通过此次征税,此前品牌之间较为接近的价位段实现了区分,已经出现了高中低价位段。

而基于目前已知的多个品牌的新的涨价幅度,我们也可以做出以下推测:

1,零售相较于前段时间会更倾向于订购腰部、未尾部品牌,保证店内产品在较低价位段的选择更加丰富;

2,消费者后续可能会更加关注注油量、口数等参数,会更加核算每个月在电子烟上的开销,甚至出现更换品牌。

3,由于零售价格的上升,电子烟的“商务赠送”“减害属性”等在消费端的认知可能会得到加强,主力用户群体向高净值、商务人群倾斜,类似当年的“如烟”。

4,某些品牌可能因为上涨幅度低,零售价较低,实现更大的出货量,进而更快地消耗配额,在下一阶段争取到更高的配额。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子烟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的解读》发布

10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子烟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的解读》。这份解读对此前公告中的诸多细节进行了详细说明与举例,回答了很多从业者关注的问题。

多品牌涨价幅度确定,某品牌上涨78%;品牌更新平台SKU或需进一退一-格物消费-国内外电子烟资讯平台

其中的第五、第六、第七条对征税税率、计税价格以及核酸销售额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核算。但尽管如此,由于生产企业消化征税带来的价格上涨的幅度、批发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等尚不明确,仍难以估算出终端订货价以及建议零售价的上涨幅度。建议各位关注近几天各品牌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分享。

小崧股份已基本打通电子烟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合规环节

10月28日,小崧股份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公告提到“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公司本次收购港华生物30%股权,应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合计为2250万元,并按协议约定分批支付中。

小崧股份收购港华生物股权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而综合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开信息,港华生物已获颁《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为仅有的7家取得电子烟用烟碱生产许可的企业之一。

而此前,小崧股份于9月20日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金莱特智能已收到《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电子烟代加工企业),许可范围为:烟弹生产(出口);烟弹代加工;电子烟烟具生产(出口);电子烟烟具代加工;烟弹与烟具组合销售的产品生产(出口);烟弹与烟具组合销售的产品代加工。

而在10月9日的回复投资者问中,小崧股份表示已配置了专业的电子烟研发、生产、品牌及销售团队,已拥有10余个电子烟商标,已推出近20款自主研发的电子烟机型,同时有12款电子烟产品已经完成出口备案。

而小松股份还于2021年11月19日宣布全资子公司韵海创业向铂德集团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占深圳铂德股权比例约2.5840%;并于随后的2022年1月7日晚发布公告,与深圳铂德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框架协议,在“一带一路”国家独家销售铂德产品。

至此,小崧股份已基本打通电子烟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合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