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美烟草韩国公司高管于7月3日在采访中虽然尚未透露时间安排等具体细节,但表示“我们(英美烟草韩国公司)一直对在韩国推出雾化电子烟持开放态度。“

随后一位高管称,不少韩国人都从国外寻找雾化电子烟,预计韩国雾化电子烟市场规模相较于目前状况会有较大增长。同时他还暗示了推出新品类的可能性,称正在准备其他减害产品(包括雾化电子烟)随时进入市场。

此外,在今年2月 加热不燃烧设备“Glow Hyper X2”的发布会上,英美烟草销售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雾化电子烟的需求正在增加,尤其是在千禧一代和Z世代之中,英美烟草韩国公司计划在韩国推出雾化电子烟,目前正寻找合适的时机。

此外,相关报道也提到,菲莫国际也有可能在韩国推出雾化电子烟,其已经在今年3月于英国推出了一次性雾化电子烟VEEBA。由此看来,作为最主要的加热不燃烧市场的韩国正在被越来越多企业纳入推出雾化产品的计划之中。

而这并非个例,此前格物曾在推文《ELFBAR海外布局进展:将上架韩国200家高速服务区便利店》中提到:今年2月Setopia宣布成为ELFBAR韩国独家经销商,计划在2023年卖出200万个ELFBAR产品。今年6月,韩国高速路服务区供应商Vender Actibaum宣布与Setopia达成供货合作,逐步向全国200家服务区便利店上架销售。

从上述电子烟制造商的动作不难判断,韩国的雾化电子烟市场的潜力正在逐渐被发掘。

韩国媒体援引的相关数据显示,韩国截至2020年成人整体吸烟率为34.0%,其中雾化电子烟吸烟率为3.2%,约占总吸烟率的10%,而2013年时这一数据仅为2%,增加了五倍。

这一趋势其实并不难理解,与日本禁止雾化电子烟作为烟草制品销售不同,韩国并未禁止雾化电子烟销售,甚至一度迎来告诉增长。但韩国在之后通过严监管、高税率的方式限制了雾化电子烟的发展。数据限制,韩国雾化市场规模于2016年下降了高达47.8%。

韩国雾化电子烟市场长期处于波动状态。韩国曾在2019年以危害性存在争议而建议停止销售雾化电子烟。韩国国会保健福祉委员会委员、提交的数据显示,2019年含有尼古丁的雾化电子烟油进口量为472吨,相较于2017 年的97吨增长约4.8倍。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韩国开始逐步加征电子烟消费税,目前每毫升烟油征税共计1799韩元,约合人民币近10元,约1.27欧元,数倍于雾化电子烟更成熟的欧洲国家。同时,《韩国烟草事业法》还对进口电子烟的尼古丁强度做了1%的限制,如高于此标准必须提供大量详细的有毒物质进口申报材料,部分电子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只做到0.98%。

根据韩国现行《烟草商业法》,烟草的定义仅限于使用烟叶为原材料。为了改善处境,采用合成尼古丁,从根茎提取等方案以绕过电子烟消费税的产品迎来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上半年进口量就达到为 84 吨,接近2017 年总进口量(90 吨)。

雾化电子烟消费潜力之下,持续有雾化电子烟企业进入韩国,但背后是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JUUL于2019年5月进入韩国市场,但韩国根据美国2019年发生的由大麻衍生成分和维生素E醋酸酯造成的“电子烟肺炎事件”后发布了停售建议,大量便利店主动下架了JUUL产品。

韩国雾化崛起?JUUL败走后英美烟草卷土重来,计划掘金60万用户新市场-格物消费-国内外电子烟资讯平台

总的来说,韩国雾化电子烟市场尽管潜力十足,但依然面对较大的不确定度性,相关机构对于雾化电子烟的认知也比较有限。韩国电子烟协会此前在回应韩国疾病管理本部质疑雾化电子烟安全性的言论时表示,雾化电子烟进入韩国已有十多年,用户估计超过 600,000 人,但韩国政府机构仍然对市场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