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很多读者朋友觉得太长不看的技术讨论时间,这次咱们来讲讲很多人看不上却实打实能赚钱的一次性。

所谓“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海外一次性的火热引发了从业者的讨论,其中就有从业者提出,一次性是否存在技术壁垒,一次性是否会出现像麦克韦尔这样能建立专利护城河的企业。

我们对话到工厂一线多位从业者,其中包括某代工厂老板A先生、易加特的工程师B先生与一次性产品经理C先生。由于陶瓷芯一次性暂时未在世界范围内为人所接受,本次讨论前提是暂且只讨论一次性产品的主流形态——棉芯。

一次性是否存在专利壁垒?

要说专利壁垒,我们肯定能想到世界范围内通过专利护城河维持竞争优势的HNB品类,菲莫国际的专利范围包括烟支结构、造粒、材料等,完善的专利布局堪称铜墙铁壁,成为企业推进国际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

但是在多位一线从业者眼中,一次性产品基本不存在专利壁垒,也不存在构建专利壁垒的可能。

除陶瓷芯外,不存在任何专利技术壁垒。技术难点仅在于调芯人员的水平,在于如何尽可能增加一次性的使用寿命的同时减少漏油等问题,也就是棉花和发热丝积碳的相关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比较原始。”A先生称。

此前格物在报道《揭秘,都是2.0M毫升烟弹,为什么有的却不“耐抽”?》,棉芯的使用寿命主要看发热丝的形状、使用功率以及棉花的导油性。而导油性又受到棉花本身材质、致密结构与纤维长度的影响。

那是不是有可能在棉花材质、结构、纤维等维度构建专利壁垒?

对话易佳特与千万级工厂:“棉芯的FEELM”还有多远?-格物消费-国内外电子烟资讯平台

B先生以自家产品为例并调侃道:“要说专利其实每家都有,大家也都希望建立壁垒。但是深圳的工程师都太厉害,行业的老板也挺大方开放,搞得我们的鹦鹉螺全行业都在通配。接口不说,芯子是基本被研究透了。”

在他看来,棉芯这一基础材料在现有技术以及平台上无法构建专利技术壁垒,只能在产品的品控上另寻他法。

C先生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一体成型的储油棉已经在行业规模化应用,单一材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坏之分,只在搭配组合上有一些技巧和经验累积,基本没有设置壁垒的可能。”

既然无法设置壁垒,那么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

一次性的痛点在哪?

作为电子烟发展早期便出现的产品形态,一次性以及棉芯历经十数年发展早已形成生产惯性,痛点也被相关从业者摸得一清二楚,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中成本与效率是工厂最重视的方面:

1.成本管控下增加效率;
2.口感与性能的提升;
3.产品的差异化;

首先自产品层面说起。

我们对话的几位从业者基本持相同看法,除外观设计外,口感、性能以及更“虚无缥缈”的差异化目前难以实现。

自mesh网芯的解决方案被规模应用后,至今尚未出现更优秀的方案,只能在棉芯的材料与结构方面微调,使得油、芯更加匹配,另外也更需要抢占海外的消费者心智。

例如A先生提到棉芯需要适应烟油迭代,保证油、芯的性能匹配以减少漏油和后半段变味情况;B先生提到品控是关键;C先生提到的通过高可靠性、一致性等形成自有品牌在海外高认知度、高占有率等。

咱再来说成本与效率问题。

“一次性要说咱们生产方,最大的痛点就是电池成本不能无限拉低,造成产品成本居高不下。”A先生表示。

对话易佳特与千万级工厂:“棉芯的FEELM”还有多远?-格物消费-国内外电子烟资讯平台

格物自某电池厂处了解到,经历去年一年的原材料价格涨价后,今年造高性能锂电池必须的原料——钴的价格已从每吨40万上下暴涨至每吨65万。原材料的涨势问题逐渐开始蚕食一次性的利润空间。

既然成本居高不下,那么效率便成为行业追求的解决方案。“归根到底需要降本增效,在此条件上再提升口感与性能,全自动化生产实现就是终极目标。”B先生称。

A先生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以目前外贸一次性的良品率以及用户需求来看,产品的稳定性、故障率、安全性都已经做得很好了,作为同质化较严重的品类,一次性的技术难关只有降低成本与自动化生产。

那么是否一次性生产企业乃至行业都需要尽力追求自动化?

对话易佳特与千万级工厂:“棉芯的FEELM”还有多远?-格物消费-国内外电子烟资讯平台

C先生对行业开始盲目追求自动化表示了担忧:“不要误解自动化,很多同行把这一点拿出来当优势,疏忽了自动化是拿来干啥的。自动化本质是用来提产增效的工具,没有稳定的订单和对应的长寿命单品,自动化就是噱头。”

话说回来,自动化生产企业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陶瓷芯供应商思摩尔,思摩尔之所以全力推进自动化并达到了很高水平,甚至在产线建设中坚持不外包,实际上是其数位大客户存在高数量级且稳定的订单要求。如果不做自动化,是很难满足国内外大客户订单的。

一次性这一品类在海外市场日显内卷的情况下,后续单品的销售能力得不到保证,那么投入自动化线的初期成本自然难以cover,最终还会拖累企业。

这么看来,也许棉芯生产的自动化“大跃进”还不到时候,咱们让子弹再飞一会儿。